中国科技周刊(www.chinatechweekly.com)

您的位置: 中国科技周刊 > 新闻 > 国内 > > 正文

优化科企合作 助力乡村振兴

优化科企合作 助力乡村振兴 彰武县双明地瓜种植专业合作社专家工作站揭牌成立 经阜新市科学技术协会批准,彰武县双明地瓜种植专业合作社依托辽宁省农业科学院科技力量挂牌成立...

优化科企合作 助力乡村振兴

——彰武县双明地瓜种植专业合作社专家工作站揭牌成立

经阜新市科学技术协会批准,彰武县双明地瓜种植专业合作社依托辽宁省农业科学院科技力量挂牌成立了专家工作站,为科企合作交流、研发成果转化又搭建了一个新的平台,对于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加快区域发展将起到重要推动作用,标志着彰武县甘薯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又迈出新的一步,必彰武区域特色产业发展起到了典型示范和带动效应。

甘薯是彰武的特色产业,一直受到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近年来,彰武县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主线,以“差异化竞争、错位发展”思路为引领,大力发展沙地农业,着力构建“沙地甘薯”等区域特色,打造中国“甘薯之乡”,实现“小甘薯大产业”,走出一条加快发展的彰武特色产业升级之路。

2010年以来,省农科院栽培所结合科技共建和科技扶贫项目,针对彰武县双庙镇明水村甘薯产业的地理优势和发展需求,制定了科学的技术路线和实施方案,开展了优质甘薯品种引进、明水系列甘薯选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推广及贮藏加工技术指导工作,并协助彰武县申办了“彰武地瓜”地理标志。截止到2019年,累计引进优质高产甘薯品种50余个,其中有6个品种得到当地农民认可和推广,具有一定的栽培面积;改造提纯老品种1个,并通过省品种备案,即明水1号;推广高效栽培模式3项、高产栽培技术6项;累计培训农民2900人次;甘薯平均单产由原来的每亩不足3000斤,提高到每亩4000斤以上。2019年,明水村种植甘薯6000余亩,总产量达1.2万吨,创产值2400万元以上。为了提高甘薯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逐步完善了甘薯贮藏保鲜技术。在县委县政府支持下,双明地瓜种植专业合作社建成贮藏保鲜窖1座300平米,贮藏能力60万斤;建成加工厂房400平米,加工能力50万斤。通过示范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全面提升了明水村的甘薯生产水平,也带动了周边村镇的万亩甘薯生产。

彰武县双庙镇政府瞄准市场、精准定位,充分挖掘甘薯产业发展潜力,扩大甘薯基地规模,培育壮大种植专业合作社,变产品优势为经济优势。镇政府、双明地瓜合作社、省农科院专家团队、广大种植户携手共同开发甘薯产业,取得了可喜的成效。基于彰武甘薯良好的发展势头,也基于省农科院与彰武多年院县共建坚实的合作基础,为深入推进双庙镇乃至彰武县甘薯产业快速发展,省农科院甘薯专家团队与彰武县双明地瓜种植专业合作社达成了建立专家工作站的共识。

专家工作站成立后,双方将从筛选优质甘薯品种、科技培训和人才培养、甘薯储藏和加工产业发展、网销平台搭建与电商团队建设等四方面进行研发合作。按照已经拟定的研发目标和实施方案,整合优秀资源,彰显地域特色,突出重点,打造精品,为合作社社员和当地农民提供全产业链服务。在科技支撑和科技创新上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全面提升甘薯产业化水平,助力彰武甘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辽宁省农科院栽培所李启辉研究员、于希臣研究员出席仪式。阜新市科协主席张敬伟、副主席江玉明、彰武县组织部部长方国春、彰武县科技副县长赵立仁出席仪式并为专家工作站揭牌。彰武县有关部门、县科协以及双庙镇政府领导列席会议。

行业相关

广告也精彩